白求恩--永远飘扬的旗帜(2)
老普 于2006-11-20 15:06:43发表于长城小站 军城镇和家庄曾是晋察冀军区总部驻地,白求恩所说的军区“老大”聂荣臻司令员和军区“老二”白求恩自己都在这里驻扎过。游黎清追述白求恩列席军区党代会也发生在这里。沙飞在和家庄拍摄了白求恩和哨兵的照片。我登上了全村制高点试图对照山形确认照片的拍摄点,但这是一个丘陵地区,周围山包十分平缓,加上树木遮挡,辨认困难,目的没有达到。据记载,“1939年夏天,军区司令部驻在何家庄村。一次日本飞机来轰炸,六七架飞机轮番扫射。[b]白求恩[/b]用照相机把日本飞机轰炸的情形照了下来。他在一块木板上用英文、并叫翻译用中文写了几个大字:“日本法西斯强盗的飞机轰炸解放区”,再把它拍摄下来,用以揭露日寇侵华暴行。”可惜我们没有看到这张照片。
白求恩在和家庄的住处。说住处其实勉强,因为从房屋立面上看,应该是存放粮食杂物的库房,而不是住人的房子。右下是白求恩家乡的故居。
唐县军城镇于家寨戏台
1939年9月25日,白求恩率领医疗巡视团从唐县花盆村军区后方医院出发,第一站就先来到三分区的于家寨第二所。此后一个多月时间,白求恩和他的战友们先后转战齐家佐,葛公,神南,清醒,管头,甘河净,旺家台,孙家庄,石家庄.....足迹踏遍了晋察冀的山山水水,抢救了大批伤员,直到11月12日逝世于黄石口。
当时的唐县政府给上级有这样的报告:
11月12日:白求恩逝世后的当天上午10时,我交通站即派来担架。白求恩的遗体由张好义、邱洪奎、姜中胜等8人从黄石口抬往木兰村,下午1时到达,停放在甄庆进家西屋。
11月13日:上午8时,由甄庆进、甄庆俊等4人用担架将白求恩的遗体抬到上苇村,近中午时分到达,停放在村中央大槐树下。午饭后稍事休息,担架换人,由刘志义等8人抬担架经黑角、台子等村庄,到达粱儿沟村,在贾书茂家西屋过夜。
11月14日:天亮启程,经旺支村,中午后到达草庄台村,在冯财子家北房东屋过夜。
11月15日:早饭后出发,担架换人,由冯瑞等6人抬担架经蟒拦,中午到达石门,停放在陈明宝家。稍事休息后,担架换人,由马长士等6人抬往于家寨。傍晚到达于家寨刘国朴家,稍事停留后,抬往刘占贤家,在北房西头屋停放一夜。
11月16日:于家寨武装委员会指导员冯虎和几个民兵,把白求恩的遗体抬到村中央戏楼前面的大官房里,给白求恩遗体净身、整容后,用红绸裹体,外穿新军装,然后,用白被单盖好。
对照这份详细报告,我察看了现代地图,即使在67年后的今天,担架队所走的大部分地区依然没有公路。那末当年边区的民兵们抬着他们爱戴的白大夫,翻山越岭,通过一个又一个村庄,一批又一批换人,那是一次多么悲壮的行程。最后又回到了于家寨,遗体停放在戏台。
11月17日聂荣臻到于家寨与白求恩告别,当夜,于家寨的青抗先队员与部队同志一起,将棺木悄悄地下葬于村南狼山沟门,距山脚下废碾盘十步处。葬后,将地犁平,没留坟头,不留一点儿痕迹。三天后,日军到于家寨进行冬季“大扫荡”,后又多次洗劫,白求恩的初葬地始终没有暴露。
2006年11月11日,唐县军城晋察冀军区烈士陵园。前排左起:孙波,林立,游黎清,王雁,熊蕾,董政;后排左四周喜峰,左五薛昊银,左六陈玉恩。
中:共和国元帅聂荣臻及夫人张瑞华之女聂力一家敬献;
右:白求恩战友游胜华,林金亮,董越千,沙飞等后代敬献;
左:大旗网长城小站网友敬献。
人类解放战线上最伟大的战士
我一直相信白求恩到过长城,终于在这里验证了。
11月12日晨,告别薛县长和陈馆长,车队在晨雾中出发。今天的重要目的地是顺平县神南乡石家庄村(梯子沟)。从地图上上看,由唐县县城去顺平县神南乡有两条路,一条绕行顺平县城比较远。还有就是直接北上过唐县齐家佐,葛公后进入顺平,既近且是白求恩转战的路线,但我没有走过。正在拿不定主意走那一条路的时候,却意外得知林立将与我们同行。原来林立的母亲,即林金亮院长夫人竟是神南村人,神南是林立的姥姥家。车队跟着林立顺利到达葛公村。
葛公白求恩卫生学校旧址,国际主义战士,印度籍中共党员柯隶华曾任白校校长,1942年12月不幸在葛公病逝。
柯隶华在葛公的住处。和白求恩一样,他把全部精力直至生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葛公古戏台,2001年白求恩军医学院捐款,唐县政府出资对戏台进行了保护性维修。
由唐县葛公出发,过了唐河就是顺平县北神南村,也是一个响当当的抗日堡垒村。05年12月长城小站网友曾专程来这里寻访“女子大刀队”,看望老八路刘振雨老人。但这次我们得知老人已经辞世,这是去年我们给老人拍的照片。
北神南村支书张同耀(左)和参加追寻白求恩活动的长城小站秋阳。他们的父辈是“晋察冀日报”的战友,凡是抗日的总有缘分,所以有了这张片子。
在北神南我们与林立,李云龙,冀学勤诸友告别,继续前往龙潭石家庄,也就是梯子沟突围战发生地。
石家庄村张振玉老人讲述日军的暴行。当年他是儿童团员,亲身经历了日寇扫荡。日军进山时他正在山上放哨,发现日寇后立即跑下山报告给八路军。老人腿上还留着日寇刺刀刺伤的疤痕。(这是06年8月夏天的照片)
最后我们到达此行的最终目的地-梯子沟口,石家庄村所在地。终于要揭开那个不算秘密的疑团--石家庄是否就是“史家庄”。于是我问刚卸任的村支书许忠坡:“白求恩来过你们这里吗?”许支书指着湖心露出水面的半岛:“来过,就住在那个坡上,在那里给八路军治伤。”
顺平县石家庄梯子沟口,山无言,树无声,而中华民族抗战的历史将永远记住:
1939年11月6日,“人类解放战线上最伟大的战士”白求恩高烧39.6摄氏度,争着同医疗队一起上前线.路上呕吐不止.从这里(石家庄)出发返回前线。
1941年8月,日寇扫荡边区,梯子沟突围战中,八路军后方机关和百姓近3000人大部突围,而150名白求恩卫生学校学员,多数是十六七岁的女学员,在此壮烈殉国。
因为时间关系,原定的黄土岭战斗地没有去成。此次纪念白求恩的活动在梯子沟结束。但是石家庄梯子沟我们还会来,要从大山中重走39年11月6日白求恩从石家庄返回前先旺家台的战斗之路,寻访深山里的抗战历史。
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全文完)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