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长城小站!!          您当前的位置:长城专题-〉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与“王二小”一起聆听《红旗颂》
老普 于2006-05-23 20:42:44发表于长城小站
与“王二小”一起聆听《红旗颂》

  2004年5月3日我们从北京出发西行,驱车260公里到狼牙口,看望和纪念抗日少年英雄“王二小”。下午给二小纪念碑献花,为传说中的二小墓地培土垒石。晚上投宿在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山村。小村位于山谷西侧山坡上,山谷的南边通向石湖疙瘩,王二小最后战斗牺牲的地方;山谷北边通向香炉石,高大的长城敌台象威武的将军,两排白杨象忠实的士兵,一起把守着山谷。夜幕降临,月上东山,一切归于黑暗,只有风吹白杨树发出哗哗声。我们在张村长院子里燃起篝火,打开汽车音响,开始既定的“抗日烽火音乐会”。
  CD盘是我预先刻录的,第一首曲子不是那首传唱60多年的歌唱二小放牛郎,而是《红旗颂》。我想二小牺牲时只有十二周岁,没上过学,没看到抗战胜利的那一天,更没听过交响乐。64年后的今天,我们来到这里,来到王二小身边,那就请小英雄和我们一起来聆听。
  嘹亮的号角传透寂静的山谷,义勇军曲响彻奏鸣,山谷尽头显出红色的飘舞,红旗指引,千军万马,穿过山谷,挺进敌后,奔向民族解放的战场。队伍从远处开过来了,山谷里汇成红色的洪流,有正规军主力团,有游击队武工队。那史诗般行进的队伍中,有一位放牛的小小少年;还有一位母亲抱着周岁娃娃,那是春雨他娘;还有老八路孙守礼,刘振雨...。在这胜利前进胜利的队伍中,不能没有你们。王二小,春雨他娘,你们看到吗?听到吗?这是我们民族胜利的乐章。

抗日少年英雄王二小纪念碑(这张互联网上广泛流传的片子摄于2003年10月)



《红旗颂》

上海电影乐团版


  
  交响诗红旗颂是中国作曲家吕其明先生于1965年创作的一首管弦乐序曲。在1965年第六届“上海之春”开幕式上,由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电影乐团、上海管弦乐团联合首演,取得了成功。
  乐曲采用单主题贯穿发展的三部结构,在引子部,嘹亮的小号奏出以国歌为素材的号角音调,描写人民共和国诞生激动人心的时刻,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前冉冉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动人情景。
  接下来抒情部,犹如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深情如歌的旋律,一种对先烈的缅怀和崇敬,仰望红旗,心潮澎湃的情怀,传达出人民对红旗至深的情与爱。乐曲逐步发展,转向乐器交替的二声部模仿,连续的三连音音型使节奏富于动力,将乐曲抬上一个小的高潮。
  然后再次转为铿锵有力的进行曲,人群如潮,红旗似海,仿佛看到了人民在红旗指引下,自强不息,战斗不止的雄壮步伐以及高举红旗奋勇前进的豪迈气概。
  第三部分是主题再现部分,气势磅礴的乐曲表现亿万人民在这历史性时刻,尽情歌颂的情绪。尾声的号角雄伟嘹亮,形成强劲有力的最高潮,乐曲气壮山河。
  《红旗颂》最大的艺术感染力在于,随着乐曲的进行,听众不再是单纯是欣赏者,而不由自主加入到那红旗指引的前进队伍中,大浪淘沙,气势磅礴,一往无前。
  40年来,《红旗颂》久演不衰是对这部作品成功的最好肯定。评者曰:“这是一部震慑灵魂、震慑心灵的有史诗气魄的伟作!!倾听红旗颂使人荡气回肠。中国革命成功之路的艰辛,不得不对那些长眠的先辈们肃然起的敬, 你不能不为他们的巨大付出为之激动,并热血沸腾, 热泪盈眶, 《红旗颂》是我听过的最感人、最有磅礴气势的乐曲,是当之无愧的红色经典。史诗般的生命奋斗的颂歌催人昂奋而自信飞扬……”

作曲家吕其明先生



  吕其明是我国著名的电影音乐作曲家,1930出生。他从小酷爱音乐,十岁随父去淮南抗日根据地参加新四军,先后在二师抗敌剧团、七师文工团、华东军区文工团任团员。1955年起上海电影制片厂任作曲。1964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历任上影乐团团长、上海电影总公司音乐创作室主任。是中国音协第四、五届理事 。曾为《铁道游击队》、《家》、《红日》、《白求恩大夫》、《庐山恋》、《南昌起义》、《雷雨》、《非常大总统》等近四十部故事片,十余部纪录片作曲,并曾为《秦王李世民》、《向警予》、《秋海棠》、《阮玲玉》等十余部电视连续剧、广播剧作曲。其中《庐山恋》的插曲《啊,故乡》和歌曲《你应当留下什么》曾获全国优秀歌曲奖。在影片《城南旧事》的创作中,以别具一格的乐思,富有时代感的旋律,使影片音乐和画面在风格上和谐一致,于1983年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其他音乐作品有交响乐《郑成功》(与他人合作)、交响诗《铁道游击队》、随想曲《霓虹灯下的哨兵》、序曲《红旗颂》、交响叙事诗《白求恩》等十余部,以及《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与他人合作)等歌曲百余首。

吕惠生烈士



  作曲家亲身的革命经历和革命家庭,深深影响着他音乐的构思,并诉诸生动的音乐语言。那种来自革命生涯中独特的切身体验,无半点学院味道,实是经过战火锤炼的呕心之作。正如作曲家所说,“从党的诞生到新中国成立,无数革命先烈浴血奋战,前赴后继,为革命献出了生命,其中就包括我的父亲。他的英勇就义,我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一定要用音乐的语言,对共和国的成立、对祖国、对党,用音乐表现出来。”
  其中提到的作曲家父亲,就是吕惠生烈士。
  吕惠生烈士(1902一1945),安徽无为十里墩人。毕业于国立北京农业大学。1926年冬,回家乡先后任国民党县党部秘书、无为初级中学校长,濡江书店董事长。1937年与共产党取得联系,筹集资金,为新四军江北游击队的发展壮大作出贡献。1940年6月任江苏仪征县长。次年5月任无为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942年秋任皖中行署主任,年底加人中国共产党。任职期间,主持修建了皖中根据地最大的水利工程 长江黄丝滩大堤(后被命名为"惠生堤")。1945年9月,随皖江行署和新四军第七师北撤,吕先生抱病走水路,在和县西梁山江面,被原日伪无为县长胡正纲部逮捕,转至南京六浪桥监狱。11月13日在南京为国民党当局秘密杀害。

  吕先生虽为中共党员,却始终为一文人,兴农业,修大堤,办教育。有回忆先生道:1931年来芜湖省立第二中学任教。吕举止潇洒待人和蔼,常常资助有困难的学生,学识渊博,善书法诗对,主讲《农业概论》,任农科主任,其住所常常为探讨救国真理学生的聚会之地。在芜湖各界举行抗日救国万人大会,学生奋起响应,吕臂缠“指挥”袖章,冲破阻挠,率队前往日本领事馆前示威,将抗议书从门缝塞入,焚烧日货,集会声讨。这样一位学识渊博,关心民生的饱学之士,抗战刚刚胜利,即被秘密杀害,天理难容。
  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里有吕惠生烈士的事迹陈列。
  纪念馆内长年徊响的音乐《雨花祭》,是吕其明先生专为雨花台陵园所作。2006年3月我专程去雨花台纪念馆,求一张《雨花祭》CD盘而不得,十分遗憾。

  《红旗颂》的演奏版本

香港小交响乐团版本



  40年来《红旗颂》久演不衰,版本很多。最早的是上海电影乐团,陈传熙指挥。近年来,中央,上海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香港小交响乐团,甚至一些大学,中学的乐团(天津,南京,武汉,北京,青岛等)都有演出。纯音乐版考虑听听上海电影乐团和香港小交响乐团(雨果唱片),基本上代表了两种理解处理风格。
  最辉宏的还是合唱版,人声的加入令乐曲更加透彻,女声部的抒情,合唱部如排山倒海表现的淋漓尽致。

http://www.lzqzj.com/dyy/中国交响世纪/红旗颂.mp3
http://61.152.205.4/baoxian/mp3/007.mp3

合唱版链接
http://www.muat.net/lc5424/红旗颂合唱.MP3


本贴最后一次由老普修改于2006-05-23 20:47:32
红旗颂

返回首页
:: 长城小站 www.thegreatwall.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