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网·2000年9月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造出8公里林带
浩瀚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如今不再是寸草不生、一片死寂,塔里木石油工人不但在这片流动沙漠里成功地采出了石油,而且营造出了一片片绿色。
9月初,记者随同长城绿色工程万里行考察团沿着沙漠公路深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采访时,在接近沙漠腹地的地方,记者眼前突然一亮,一片郁郁葱葱的小树林从沙漠公路的两侧冒了出来。塔里木石油指挥部副指挥马振武告诉记者,沙漠公路旁已经栽种了长8公里、宽30米、面积为462亩的绿色林带。
塔里木沙漠公路建成之初,采用的是机械固沙。在公路的两侧设置尼龙网和埋草方格进行固沙,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尼龙网和草方格每三年就要更换一次,全部更换一次要花费1500万元,而且遇到大风天气,流沙仍然会越过机械沙障掩埋公路。要从根本上保护好沙漠公路,必须用生物固沙的方法,在沙漠公路两侧植树造林。塔克拉玛干沙漠有着丰富的地下水,但是是咸水,每升水的矿化度在4.5克左右;这里也是大风区,风起沙堆跑,流动沙丘最高达50多米,一般在十几米高;这里还是极度干旱区,负责沙漠公路绿化的史家振告诉我们,象今年这样降雨200多毫米的年份极少,这是他到新疆32年来的第一次,正常年份降雨只有一二十毫米;生长在这里的植物需要高度的耐盐、耐埋和耐旱。
1991年原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首先选择梭梭、白梭梭等沙漠植物进行耐盐种苗驯化实验,1992年又与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所和新疆生土所合作选择胡杨、灰杨、沙拐枣等19种植物进行了耐旱、耐盐实验。一次次的实验,一次次的选择,经过近10年的努力,科研人员终于从引进的96种植物中培育、驯化出了红柳、梭梭、沙拐枣等3种最耐埋、耐盐、耐旱的植物,并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这个“死亡之海”的腹地成功育苗145万株,创造了一项奇迹。
经过近6年的技术和苗木的准备,1998年塔里木石油工人开始了真正的沙漠公路绿化。去年栽的沙拐枣已经长到1米多,1998年栽的红柳已经长的密密麻麻,人走进绿化带已经比较困难。塔里木石油指挥部有一项庞大的计划,分三个阶段,将沙漠公路两侧全部绿化。今冬明春要投资2000多万元,再绿化31公里。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设计院做全部沙漠公路绿化的初步设计,预计全部投资将近3亿元。
在沙漠里种树难,养护树更难。我们走进绿化带,爬上一个沙包,沙蒿长的郁郁葱葱,这里的灌溉手段不是水沟而是水管,石油工人在沙包上采用了滴灌。在土地上滴灌并不鲜见,但在沙包上滴灌却比较新鲜。为了保证浇水均匀,石油工人采用了压力补偿滴头,不同高度的植物得到相同的水分,绿化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沙蒿当年就长1米多高。
一位正在浇水的石油工人告诉我们,这些绿色生命的管护与其它地方不同,浇水必须适量,否则就会出现病虫害。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科研人员已经对每种植物的用水量进行了精心的测算。科技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