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小站提醒旅行者和背包客:长城的存在,源于您的爱护!
蓟县辖长城 华夏子 《明长城考实》
蓟县境内所辖长城,是天津市仅有的一段长城。蓟县,秦、汉时统属渔阳郡,隋设渔阳县,迄今蓟县仍有渔阳城之称。县城正街保存有明朝中叶所修鼓楼一座。在青瓦九脊大顶的鼓楼檐下,所悬巨匾亦书“古渔阳”三字。据传,因城西北有渔山,城在渔山之南,故得渔阳之名。
明朝时,蓟县为蓟州治地。据《明史·地理志》载:洪武初,以州治渔阳,属顺天府。“州北有黄崖峪、宽佃峪等关。”[1]东又有石门镇。
蓟县所辖长城的大致走向为:由遵化县过钻天缝山,向西南方向至古强峪,然后转西北方向行约十五华里,至一座海拔六百六十一米的山转西,经青山岭大口子、小口子,又折北偏西过北大楼山、北井峪,过海拔九百四十一米的大南山,继续向西北行约八华里,至一座海拔五百二十二米的山,又转南偏西至黄崖关。由此山起有一条向西北延伸的分支,约长四华里,为黄崖关外侧屏障。长城过黄崖关后,继续向西南约五华里,折西北过一座海拔七百九十一米高山之后,转西又折南,再由青龙碑北转西偏南出县境进北京市平谷县。
蓟县境内长城约长六十一华里,现查有敌楼四十二座,其中较好的二座,圮残的二座,仅存基座或残址的三十八座。
蓟县境内长城黄崖关关口附近为砖砌城墙,一些山势险峻地段以险为障,其余几乎全部是石砌城墙。构筑简单的多坍塌,构筑较坚固的一些地段,有些保存的较好。
古强峪以东的长城全部石筑,多坍塌。古强峪关,明时为黄崖关所辖。据《四镇三关志》载:“永乐年建”。[2]山口宽丈许,后山尤其险峻,只能容单骑通行。今关口建筑仅存残址遗迹。
长城由古强峪向西北转至青山岭,地段山势复杂,城墙时断时续,构造简单、坍塌严重。由青山岭大口子过菩萨顶山、小口子、北大楼山至北井峪段,部分以险为障,全部为石砌墙。总体上看墙体较好,局部有不同程度的坍塌,有一些碎石码砌的简单墙,倒坍严重。
青山岭大口子、小口子均已毁。长城南有青山岭堡。据《四镇三关志》载:“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建正关”,[3]为黄崖关所辖,曾设驻守。
北井峪老城口,据当地老乡说旧有关门楼,己被拆毁,现只存条石基座。长城由北井峪向西北经简洼高尖、葫芦晃大楼,至黄崖关东的圆形墩台。此段城墙靠近圆形墩台为砖砌,砖多被拆走;其余绝大部分为石砌墙,大体保存较好,个别部位有坍塌。
|
修复后的太平寨圆形石墩台,被怀疑为北齐长城遗迹 |
这座圆形墩台为石筑,存高五米,台顶直径七点五米,底径十米,垛口墙存高一点五米。
由圆墩台至黄崖关,始为石墙,中间有一段砖墙,后又是石墙。
石墙较好,砖墙人为破坏严重。由圆墩台向西过三座空心敌楼,长城向西北有一分支,为黄崖关北重墙。关北二里处,从洵河床拔地而起的龙婿山坡上,有一砖砌圆形敌楼,当地称此楼为“凤凰楼”,楼直径约十五米,存楼基高约五米。此楼上部为“文革”时所毁。
黄崖关位于蓟县城北二十五公里,北与兴隆县接壤。关城座落在洵河谷地,因东侧山石多黄褐色,夕阳西照,景致尤为壮观,故有“晚照黄崖”之称,关亦因此而得名。
据《四镇二关志》载:“黄崖口关,永乐年建,通大川。正关,水口,东西稍城,断头崖安口墩,中山儿,龙扒谷砖墩,东西二空,俱通骑。”[4]据考,黄崖关自永乐年间创建以来,曾多次修筑。
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王一鹗任蓟镇总督时,对关城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包砖加固,并重建了北城墙。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又对关城附近的边墙进行包砖,最后形成了黄崖关规模。
黄崖关城,随地势修筑,关城居洵河西岸,由瓮城、东城和西城三部分组成。关城为不规则长方型,南面城墙的西半部向南凸出。城南北最长处二百七十余米,东西最宽处近二百米。关城中间南北向砌一道隔墙,把城分东西两部分。关城东、西、南各开有一门,今南门基址尚可辨。据说蓟县文保所保存有一九六四年的南门照片,当时高大的砖砌券拱门尚存。北城墙无门,仅有一登城门洞。关城东,洵河西侧原各筑有一砖砌空心敌楼,两楼之间为水关,据说旧时曾在河间设铁栅防守。
据当地老乡介绍黄崖关城原有“九门龙洞”的传说,经调查,此说与实际情形不符。一九六五年修津承公路,在拆黄崖关河西敌楼时,发现一只铜铳。铳上刻铭:“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兵仗局造。”
今黄崖关城已被拆毁,只公路东面关城北城墙保存部分遗址,内部由河卵石白灰砌筑,外用青砖包面,非常坚固。
现村中存一石匾,此匾长一点八五米,宽零点七五米,厚零点一七米,匾上阴刻“黄崖正关”四大字,匾石上角被砸,“黄”字已缺。匾上并属有“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陆月吉日建”小字。此匾原嵌于关城北墙登城门洞上。据说还有一块汉白玉石匾,同此匾等大,原嵌于关城南门洞上,上刻“黄崖口关”四大字,两旁刻有当时蓟镇主要官员的官职、姓名,字迹模糊不清,只可略辨“总兵”、“戚继光”等字。此匾现藏于蓟县文物保管所。
此外,一九七七年至一九七八年,国家地质总局五六二一综合大队在田野调查时,发现黄崖关东一点五公里的山脊上的长城,内外两侧基石发生同步位移现象。长城的变形是黄崖关东地质断层活动引起的。
长城经黄崖关,向西直上陡峭的王峁山顶,始为砖砌城墙,今砖已被拆光,可看出原在砖里砌有石墙,砖为后包上的。由黄崖关二道楼向西至王峁山顶,因山势险峻,未筑墙,这期间只有一座残圮严重的空心敌楼。
站在王峁山顶向西南可眺望海拔八百六十四米的盘山主峰。盘山,山势雄伟,层峦叠嶂。古有“京东第一山”之称。
长城由王峁山顶起为毛石干砌,构筑简单,坍塌严重。由王峁山至一座海拔七百九十一米的山峰后北转二华里,又向西五华里,向南至前干涧小口子。这段长城石墙均为毛石干砌,今大多已坍塌成一溜石堆状。长城由小口子向西,至后大安南的一段石砌长城,保存较好,有些石垛口尚存。长城由后大安转西南方向约八华里,至蓟县与北京平谷县界。这段长城虽有圮残,但墙体尚存。蓟县与平谷县交界处石砌长城,亦保存较好,在蓟县一侧有几十米城墙为条石砌筑。
1.《明史·地理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40,第887、888页。
2.3.4.《四镇三关志·蓟镇形胜》,清抄本,卷2,第33页。
欢迎指正,欢迎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