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小站提醒旅行者和背包客:长城的存在,源于您的爱护!
前言
陕西省地跨中国西北和西南,古为雍州、梁州之地(陕北、关中属雍州、陕南为梁州),位于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心区,处于黄河中游和汉江中上游,历史悠久,古老神秘,又称为三秦大地。
陕西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仰韶文化最集中的发现地,有最具原始社会氏族文化代表性的西安半坡遗址和中国较早的城市西安杨官寨遗址,也是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的诞生、部族发源及陵寝所在地。轩辕黄帝在这里铸鼎、分华夏为九州;后稷在这里教稼先民从事农业生产;仓颉在这里发明文字;周文王制定礼乐制度、周武王分封天下;秦始皇统一中国;到灿烂辉煌的汉唐盛世,这里曾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据《国语》载,西周初年,周王朝以“陕原”(今河南陕县境内)为界。陕原以东曰“陕东”,由召公管辖;陕原以西曰“陕西”,由周公管辖,陕西因此得名。唐代山西大部属京畿道和关内道;宋初设陕西路,后分设永兴军路,以军事鄜延、邠宁、环庆、秦凤、熙河五路设陕西五路经略使;元设陕西行省和陕西汉中道;明置陕西省,后改陕西布政使司;清改陕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2006~2012年长城资源调查成果显示,陕西省至少17个县、市、区分布有长城,包括战国、隋、明等历史时期修筑或使用的长城墙体及附属设施。其中,已认定有:战国秦长城东起神木县,经榆林市榆阳区、横山县、靖边县、志丹县,南迄吴起县;战国魏长城分布于富县、黄陵县、宜君县、黄龙县、韩城市、合阳县、澄城县、大荔县、华阴市;隋长城分布于神木县、靖边县、定边县;明长城东起府谷县,经神木县、榆林市榆阳区、横山县、靖边县、吴起县,西迄定边县。[1]另尚有争议部分边墙、堑洛遗址处于争议中。
其中明长城考古调查发现,史传的明长城"三十六营堡"实际上共44座,外加绥德城1座,共计45座营堡。营堡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可分为山坡型、河川型、草原型和山坡河川型四大类;其平面形制,可分为方形、长方形、圆形、不规则形三类;其平面格局则可分为一条或两条主要街道型、十字街道形、棋盘方格型等。陕西明长城一带主要河流有黄河、清水川、孤山川、窟野河、秃尾河、榆溪河、无定河、芦河,靠近水源筑营堡也不意外。在已调查清楚的陕西明长城营堡中,有28座城堡的选址与河流有密切关系,多选在河流边缘、一二级台地等地,以扼守交通要冲。[2]
(文/火箭人 更新于2013.6.1)
--------------------
参考资料:
[1] 国家文物局:《关于陕西省长城认定的批复》... 2012-06-05
[2] 新华社:《陕西首次考古调查清楚明长城营堡基本布局》... 2011-09-20
[ 返回顶部↑ ]
欢迎指正,欢迎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