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1年3月10日~~3月11日
天气:晴
参加人员:不停、水、福贵、阴转晴、纳木错
目的:考察西驼古关口及附近长城的历史、现状。
“西驼古”名称在地图及《考实》中均为“驼”字,但归途中我们在村口的路牌上见到却为“坨”,不知何故。(考虑到习惯,以下均用“驼”,但确有“坨”字。)
由于与第一考察组分开时竟忘了要钢卷尺,在以后的考察中我们只能以一条军用背包带做测量工具(6.5米),再长一些的距离只能目测了。
一、 西驼古关
西驼古村位于白马关堡西南,空间直线距离5公里,以前到白马关堡需翻过村西面的山梁到公路上再往北走,70年代开凿了“西驼古隧道”公路直通到村南的山腰上。交通从此便利。
西驼古关城位于村北,现仅存北、东两面城墙,均为石砌,其中东城墙由于临近山坡,又与坡上地面平齐,竟已成了“上下西驼古村”分界的道路(我们就是踩着这条路走向山谷,爬向驼扁楼),详见图1。
关城东北—西南走向(35°)长120米,宽80米,城东临山坡,城西临河,北部城角残存有墩台,城门在南墙正中,60年代后期被拆毁,据村民介绍,城门洞两人多高,顶上还建有城楼,如属实则比白马关城门规模还大。(图2)
关城北墙正中,与城门相对处建有一“老爷庙”,传为清朝时建,庙门、正殿、配殿、院落俱全,只是规模很小,大概有70平米,以长城砖建成,建筑结构基本保存完好,房梁及柱子上还残留有彩绘。庙里原供奉着关公、周仓,还有壁画,内容与《封神演义》有关。
文革期间,神像被毁,壁画用石灰覆盖,在正殿外墙上书写有文革标语,落款日期为1969年9月16日。“老爷庙”被废弃后曾用来做小学教室,现在是村民存储木柴的仓库。
城西有河,沿河上溯有1976年建的小水库。
村民彭超家有小面一辆,往来于村庄与县城之间,父子俩极其厚道。电话:81093180 :—)
二、 驼扁楼(照片1)
位于西驼古关城东北方的一座山崖上,海拔708米,方向300°,长14.25米,宽7.35米,高11.68米,2*4箭窗,墙体保存非常完好,石基严丝合缝,基线笔直,青苔斑驳。(我和不停一致认为中国古人只是不习惯石结构建筑,否则盖个金字塔也不太难)
驼扁楼竟然是空心筒拱式,内部非常宽敞平整,四周11个箭窗很完好,门稍有残破,整体严整规范,有贵族气质。
在东西两面较厚的砖墙中开出宽约0.8米的石砌踏步台阶,可供驻兵从两面上下,这种规格都是比较少见的。
驼扁楼台顶有楼橹遗迹(仅残留两片砖墙及地基),据老乡讲是三间结构,且内部相互不连通(?),被毁的时间有三十年代说和六、七十年代说,估计是三十年代已经残破,文革期间再遭厄运。
总的说来,驼扁楼保存比较完好,而且从建筑规格和设计思路方面讲都是极具研究价值的。
三、 棒槌楼(照片2)
位于驼扁楼西南一段平缓的山坡上,海拔635米,石基每边长5.95米,顶部每边长5.16米(以一长一短两块砖为一组,一组平均0.595米计算),残高9.67米,由于其“瘦高”的身材,当地人为其起名“棒槌楼”。
南北两面各有两个箭窗,东西立面具已被破坏成两个大洞,顶部各存留一个较长的吐水石槽(可将雨水引出墙外,以防雨水冲刷墙身)。东立面砖墙中间还存留有青条石一块,应是门的一部分,顶部也被破坏,塌成天窗。
棒槌楼石基的东北、西北两角已被挖空,里面的碎石、砖和泥灰洒落一地。楼内碎石瓦砾堆成了小山包,整个楼子仿佛一只完全打碎但仍然保持站立的玻璃杯,一碰就要哗啦倒地。自然力量绝对不会有如此效果。
村里不少房子上都可见到长城砖的身影。
四、 尾声
由于设备的短缺和经验的不足,我们没能得到更多、更精确的数据,可留到以后再补充。
驼扁楼西不远处有两棵松树,大概有百年了吧,被我们命名为“夫妻松”。在此向西望去,还可见有蜿蜒的石墙和隐约的城楼,那边应该还有更多的发现。
[返回专题首页]
欢迎指正,欢迎投稿!! |